
学会改变,做最好的自己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首先做一下自我介绍,我叫杨艳旭,是咱们学院工程分院数控技术专业2010届的毕业生,目前在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铝车体二车间工作,很高兴也很荣幸受孙书记和刘老师的委托回母校向各位同学做报告。时间荏苒,在这个母校的沃土上,我曾经也是一名青涩懵懂的学生,接受着师长的教诲,如今,阔别多年,今天能够站在这个讲台上向各位老师和同学做报告,我的心情特别激动,在这里,我谨代表我个人向曾经给过我鼓励和鼓舞的孙书记、韩玉辉科长、刘清怀老师以及所有教过我的老师道一声,谢谢你们,你们辛苦了!
首先我想问各位同学两个问题,大家有谁觉得自己是十全十美的人呢?有谁觉得自己在性格、学识、待人接物等方面能够做到完美无缺呢?我想大家都不会给我一个肯定的答案。所以今天我和大家分享的个人经历的报告主题就是“学会改变,做最好的自己”。
一、学会学习的方法,做专业技能水平过硬的人。同学们,学习是一件永无止境的事,我不知道大家对自己的专业技能水平的认知怎么样呢?如果你觉得,你的专业技能水平不怎们样,那么在我看来,你应该努力学习本专业的知识了,因为像我们这种职业类院校,学好专业知识尤为重要,尤其是走上工作岗位之后。和大家分享一段我的个人经历:大家都知道,我们工程分院的专业都是理工科专业,可能大家也都是以高中理科考入咱们的分院,而我则不同,我高中的时候学的是文科,恰巧2007年我入学的那一年,咱们工程分院数控技术专业是文理科学生都招(也是仅有的一年),当时我以专业前几名的成绩考入了咱们分院数控技术专业,可以说当时的心里特别有优越感,但是后来正式学习的时候我才发现,文科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数学运算能力和实践能力较理科生都有着很大的差距,逐渐让我意识到学好此专业的困难性,等到我有意识去追赶专业知识的时候那会已经大二了,在临毕业前夕,我找到当时负责我们数控理论和教学的于济群老师帮助我补习功课,但是我自认为自己不是聪明的人,所以在那一段时间里,我没有感受到大学时光的自在,也没有觉得像很多人说的那样:“大学就是用来荒废的、大学就是用来谈恋爱的、大学就是用来呼呼大睡的……”记得辅导员刘清怀老师告诉我:“大学不仅要学好专业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掌握学习的方法,等到将来离开学校的这个学习的环境后,你还能具备学习更多知识的能力。”于是,在当年咱们学校图书馆刚成立的时候,很长一段时间我都是泡在图书管里学习,那段时间里,每天早晨五点起床坚持围着操场跑圈,白天的课程结束后,就在自己的班级里学习理论知识,在实训操作的时候也都是最后一个离开实训基地,向老师请教专业知识,经过大半学期的努力,我就到我现在的单位实习了,在实习期间,我感受到了当时的努力并没有白费,仅仅一年的实习期,我就第一批带班开始作业,操作着世界顶尖水平的、价值3000多万元的德国SIEMENS五轴联动的数控加工设备,并代表班组参加数控技术比武在整个分厂获得第二名,这也为后来我在工作上的顺利转正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所以在学校和工作过渡的那两年,给我最深的感受就是你不要觉得自己笨,也不要觉得自己不行,重要的是要掌握学习的方法,做事半功倍的事,这样才能学什么,像什么。
二、学会敢于展现自己,做自信向上的人。不知道同学们是否听过这样一句谚语:“好人出在嘴上,好马出在腿上”。意思是说要想做好一件事,就要会说、会表达,还要努力付诸于实践。我记得我父母和我说过无数次这句话来教育我,原因就是我不会说话,更不会与人沟通和交流,从小出生在农村的我所处的环境让我形成了特别内向的性格,以至于在这方面一直就没有什么特长,直到上大学之前,甚至想和陌生人说话都会难于启齿。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我愈发觉得性格的内向、不善于表达对自己的成长是件特别不利的事,于是在大一的时候我通过加入班级班干部的行列来锻炼自己,其实,我更想加入的是学生会,但是当时的一件事让我与学生会擦肩而过。记得当年进入学生会需要竞聘演讲,我有加入的愿望,甚至连演讲稿都准备好了,但是却由于自己的不自信和不善于表达,以至于竞聘会结束我都没有登上那个演讲台。看到那么多同学都登台说出自己加入学生会的愿望和奋斗的目标,我当时真的觉得自己“low”爆了。但是我清晰的记得在大一的下学期,孙书记把我叫到了跟前问我:“你愿不愿意加入学生会?如果愿意,我就把你加到学生会的宣传部。”我当时就懵住了,我梦寐以求的学生会,我答应的话,不用竞聘演讲,就能进入了,当时别提心里多高兴了。但是我知道,即使我进入了学生会,我在表达能力和与人沟通的能力方面还是非常欠缺的,后来在进入学生会后通过社团、各种晚会等活动的组织,锻炼了我与人沟通的能力和表达能力,虽说在当时得到的锻炼和提高还没有令我满意,但是却提升了我的自信心。到了工作单位之后我也是积极参加单位组织演讲比赛活动,记得在刚入厂的时候单位组织了一次征文比赛,我参加了,并且我的文章当时获得了分厂征文比赛的第一名,车间因此还奖励我200元现金,由于当时我们的实习工资每个月只有750元钱,对于当时的我来说,我心里想,真的不少了!!!本以为写了一篇文章就能得到200元奖励是一件多么好的事啊,但是随之而来得到通知,凡是获得征文比赛前20名的人要以自己写的文章为题继续参加分厂的演讲比赛,当时我就心里就不爽了,因为我知道,在一个陌生的环境面对一些陌生的人参加一个演讲比赛对于我来说是多么的困难,但是想了想,又觉得这是一次很好的展现机会,回想自己当时在学校时的各种锻炼,我想自己这次也应该能行,于是我克服了极大的心理挑战参加了那次演讲,我知道的自己的弱点,于是我把演讲稿背下来之后就每天面对着同事(也是同一批去实习的同学)进行练习,后来同事都听烦了,但是功夫不负有心人,我在演讲比赛中获得分厂第三名(当时的第一名是咱们分院演讲社团的社长王宇,第二名是咱们分院的学生会主席宁石鑫),当时成绩出来的时候我真为自己是咱们工程分院的学生感到骄傲,因为前三甲都被咱们学校去的学生包揽了。就这样,参加类似的活动多了,我就有了登台的自信,而那种有勇气登台的信心一旦形成,就会给你无穷的力量,无形之中就会让自己迅速地成长。所以,同学们,在我的经验中我要告诉大家的是要培养自己的敢于沟通、善于交流的信心,不怕失败,形成良好的习惯和自信,因为大学这个年龄段是一个人性格最终形成的关键时期,一旦定型,以后再改变将会很难。
在这里我想说的是,一定有的同学性格和我一样是内向的,你一定要在学生时代就要锻炼自己,多尝试登台讲话、表演,多和人沟通和交流,这样才能在将来走向社会能够尽快的适应新的环境。因为即使你再有能力和才华,不善于表现自己的话,也不会有那么多的伯乐能够发现你。
三、学会发挥特长,做“英雄有用武之地”的人。刚刚我说道,其实我是一个性格内向的人,在刚要去企业实习的时候,我特别担心如何适应一个新的环境,如何适应企业的文化,如何让自己从学生的身份迅速转化为企业人的身份,到了单位之后,我觉得最快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展现自己,发挥自己的特长和优势。我一直有写作、书法绘画的爱好,上大学的时候还参加了书画社团,所以大学的两年时间里,让我的兴趣和爱好得到了更好的锻炼和提高。我的工作单位大家可能都知道,是国有企业,在文化活动方面特别的丰富,单位每年都在各种节日的时候举办书画大赛,由于我在这方面有着特殊的兴趣和爱好,每次参赛也都参加,但是每次都不能获得第一名,于是我特别好信的想知道每次获得第一名的人是谁,也想和在这方面有造诣的人学习学习,后来通过多方打听我才知道,他是咱们长春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也是长客股份公司的职工,后来经过单位领导引荐,我们认识了,现在我们还经常交流这方面的知识,成为了忘年交,我也因多次参加此项活动和这位老师的推荐,在公司党工团系统小有名气。
在我们公司,每一个基层单位都要宣传自己的业绩、好人好事等,我当时在生产一线,每天面对自己千篇一律的工作,似乎觉得生活和工作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精彩,变成企业人后也不再有着学生时代时的那种快乐和自由了,为了让自己能够生活工作的更有意义,我决定以一线职工的身份定期投稿,不仅是为了宣传车间,其实也是想得到一定数额的稿费,但时间一长,车间领导对我的投稿产生了兴趣,并偶尔交给我撰写“政工信息”、“调研材料”这样的写作任务,可能是因为我们车间理工科毕业的学生多的原因,我的写作水平“矬子里拔大个”却得到了领导的认可,领导还风趣地说,我的文章有理科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又不缺少文科生的语言渲染能力。其实我知道,这只是一种鼓励而已,但是我却一直坚持着用心做好此事,可能事情总是垂青那些有准备的人,就在2014年,我们车间的团委书记调任售后工作,这个岗位却空缺了,由于这个岗位的特殊性,一个非常重要的硬性条件就是要有写作功底,领导经过再三考虑,觉得我有几年的宣传经验,最后还是把我直接从生产一线直接调任车间团委书记一职,虽然当时的我倍感压力,但是我还是觉得自己之前做的每一项工作都没有白做,我从高中的文科生到大学的理科生,到工作后的技术工种再到成功转型文职工作,处处都是努力改变自己,让自己做得更好,在那一瞬间,真的有一种“英雄有用武之地”的感觉。
爱好和特长我觉得每个人都有,无论你是内向的人还是外向的人,如果你能把自己的爱好和特长运用的恰到好处,也不失为一种迅速适应企业新环境的一种方式。
四、学会面对困难,做敢于担当、有骨气的人。各位同学,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样一种感受,就是在学校这个大环境下,同学之间的友谊,师生之间的教学相长,我们更多地感受是“和谐”,但是到了企业却不同,工作的责任和来自利益不同面的人的讽刺和压力,都会让自己在身份转变和适应企业发展方面带来巨大的压力。在2009-2014年期间,我一直在一线工作,那时的工作都是三班倒,对于刚刚工作的我感觉特别不适应,尤其是在上后半夜班的时候,由于要操作着高精尖设备,一旦有一点疏忽可能都会都成巨大的损失,那一段时间对自己身体的情况简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记得有一次,我上夜班,在和同事配合加工第一代时速380公里高铁车最精密的转向架定位眼孔时,由于头一天连班作业,当时特别困,精神也不太集中,我把重达7公斤的精镗刀转速设置到12000转,多按了一个“1”,在执行键按下去的一瞬间,我头当时就大了,就听“嗡”的一声,7公斤重的精镗刀以12000转的转速物理性的脱离设备主轴,像子弹一样飞出去20多米远,镗刀刀片打到设备的铁柱子上,足足嵌进去有1厘米深,当时我就傻眼了,那个精镗刀价值9万元,设备主轴价值60万元,就这样在我2秒钟的操作里全部报废,当时我刚刚转正不久,我脑海里第一个闪过的念头就是我可能要丢掉这份工作,这么多年的努力可能会因此功亏于溃,经过再三思考,我选择了独自承担,和领导承认发生的事,庆幸的是我遇到了一位开明的领导,他分析利弊后决定只是罚我2000元钱,以做警醒,但是保留我的岗位继续正常工作,事情也没有往上级部门报告,而是临时用库房里备用的主轴和刀具继续进行生产,我索性逃过一“劫”,但是在那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我因心里有阴影都不敢再继续操作设备,也受着身边同事各种难听的讽刺,但是困难总是要面对的,在三个月时间里,我克服了自己的心里障碍,继续开始了我的主操作手工作,我吸取经验教训,工作更加认真了,由于之前的技术功底,在很短的时间里我又适应了这个岗位工作,在几次技术比武和岗位技能竞赛中,我都排在车间前几名,后来代表车间参加岗位技能竞赛比武,获得了岗位操作能手称号,也算是为自己之前犯下的错误挣了一口气。
我想说,每个人在这一生都会犯一些错误,有些是不可挽回的,有些是可以挽回的,但是无论怎样,在面对困难和挫折的时候,都要正视自己,更要善于总结,多吸取教训,这样才会迅速的成长、成熟起来。
五、学会坚持,做有毅力、有韧劲的人。刚才我说过,在2014年,我调任了车间团委书记一职,但对于当时的我来说对这个岗位的工作简直就是一团雾水,因为在那之前,我没有经历过这个岗位的任何工作,说是团委书记,实际上是兼职,还需要同时负责车间党的工作,参观接待工作、图纸资料管理、文字秘书,而且工资和一线生产时相比一点都没有多。但是也许职责越多,责任也就越大,而且平台不一样,在一线生产时你每天只能面对同一个班的同事和自己所操作的设备,对于我这种本就内向的人来说几乎没有什么锻炼和提高,于是,在那一段时间里,我开始了疯狂的学习和加班,为了能够在最短的时间里适应新的工作岗位,完成领导交代的任务,我坚持每天学习图纸资料的管理流程、党团工作的管理流程、背长达20篇的参观解说词,还要熟悉党政信息的写作要点,等等等等,那段时间我创下了连续15天加班到晚上12点、每天只睡4-5个小时的个人纪录,以最快的速度熟悉了工作内容。其实我想说,当你想去坚持做好一件事时,就一定能做好,而且在我担任车间团委书记一职后,由于平台的不同,我认识了更多朋友,接触了更多优秀的人,和他们在一起,让我觉得自己每天都是在提升,我庆幸自己能够选择并坚持这个并不好干的岗位。在2015年7月17日,我还有幸和国家、省部级领导及公司先进代表一同接待了习近平总书记来长客参观,当时感觉真的是特别的荣幸和自豪。
同学们,其实我说了这么多,并不是想和大家说我是成功的,在我的经历中,可能更多的是失败,但是每一次失败或者生活中的不如意我都会总结自己的不足并及时做出改变,以便能够做最好的自己。希望大家能够好好珍惜现在学生时代的大好时光,从现在开始,做最好的自己,以梦为马,不负韶华!
最后和大家分享一段话:青春,跟年龄没有必然的联系,有的人在20岁的时候青春就已经死亡,对生命已经没有任何期待,也不再有奋斗精神。有的人则年过80依然有一颗青春的心,仍在思考未来的生命应该怎样度过。生命不息,奋斗不止,这才叫青春,青春就是拥有热情,相信未来!谢谢大家!
最后,还要感谢曾经给予我谆谆教诲的孙书记和刘清怀老师,谢谢你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