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焊接技术与自动化专业
人才培养方案
 
 
 
 
 
 
 
 
 
 
执笔:玄兆丰  初审:高芳  终审:方振龙          
 
 
2019年6月
焊接技术与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专业名称】焊接技术与自动化
【专业代码】560110
【招生对象】 普通高中毕业生、中职毕业生或同等学力人员
【办学层次】 高职(大专)
【学    制】 基本学制3年,实行弹性学制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理想信念坚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水平,良好的人文素养、职业道德和创新意识,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较强的就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面向长春及吉林地区汽车制造产业以及轨道装备制造发展需求,兼顾沿海地区的船舶制造、航空航天等行业的发展需求,掌握焊接方法与设备、焊接工艺编制、金属材料等基础知识,具备普通装备制造、压力容器制造、船舶典型结构制造等实践能力,焊接施工准备、焊接工艺制订、焊接工艺实施、焊接工艺过程管理、焊接设备营销等工作的高素质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
二、职业面向
表1  焊接技术与自动化专业职业面向
 
  
   | 专业大类 (代码) | 专业类 (代码) | 对应行业 (代码) | 主要职业类别(代码) | 主要岗位类别 (或技术领域) | 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 
  
   | 装备制造 (56) | 机械设计与制造 (5601) | 1.汽车制造 (36) 2.通用设备制造 (34) 3.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 (37) | 机械制造工程技术人员 (2020702) 船舶制造人员 (6051801) 铁路车辆工程技术人员 (2022003) | 焊接现场工程师 | 特种作业操作证 特殊焊接技术技能等级证书 轨道交通装备焊接职业技能证书 轨道交通装备无损检测 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 
  
   | 焊接工艺制订人员 | 
  
   | 焊接准备人员 | 
  
   | 手动焊接设备操作人员 | 
  
   | 自动化焊接设备操作人员 | 
  
   | 焊接质量检验人员 | 
  
   | 焊接生产管理人员 | 
 
三、培养规格
1.素质要求
(1)思想政治素质:坚定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深厚的爱国情感和中华民族自豪感;
(2)文化素质:具备合理的知识结构以及运用这些知识的方法能力,塑造完善的文化品质和良好的思维机制,使其不仅具有广博的知识,而且具有较强的适应企业发展变化的能力,能很快适应岗位要求,有发展潜力。
(3)职业素质: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质,遵守企业规章制度;具有敬业精神和职业荣誉感,热爱本职工作,忠于职守;具有专心专注、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具有较强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分析能力、协调能力和创造能力;具有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具有较强的安全意识、服务意识、环保意识。
2.知识要求
(1)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机械制图(含焊接结构图)相关知识;
(2)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机械设计的相关知识;
(3)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金属材料及热处理知识;
(4)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材料成型工艺知识;
(5)掌握金属熔焊原理知识等专业基础知识;
(6)掌握焊接方法及设备知识等专业基础知识;
(7)掌握材料焊接性等专业基础知识;
(8)掌握焊接结构等专业核心知识;
(9)掌握常用无损检测技术等专业核心知识;
(10)掌握焊接生产过程检验等专业核心知识;
(11)掌握焊接接头力学性能及金相分析等专业核心知识;
(12)掌握焊接生产组织和管理等专业核心知识;
(13)掌握搅拌摩擦焊等专业拓展知识;
(14)掌握激光焊焊等专业拓展知识;
(13)掌握焊接专机等专业拓展知识;
3.能力要求
具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焊接实际动手操作的能力;熟练掌握手工和CAD绘图软件制图方法,读懂机械图样(含焊接结构图样)掌握技术要求及相关标准内容;会进行金属性能测试及金相分析;能正确使用常用钳工工具进行锉钻锯磨等基本操作,会使用常用量具;熟悉焊条电弧焊、手工钨极氩弧焊、CO2气体保护焊、熔化极氩弧焊等焊接工艺方法,并熟练掌握操作技术;熟悉数控切割设备,会编程、会使用;熟悉常用焊接设备性能,能够进行安装调试;能进行简单焊接工装夹具的设计;掌握常用材料的焊接工艺,能编写焊接工艺规程及工艺卡;掌握焊接质量检验技术和常用无损检测技术。
四、课程设置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及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为指导,坚持党的全面领导,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全过程。
树立“立德树人为基石、工匠精神为引领、能力培养为核心”的职业教学理念,校行企共建“德引强技”思政平台。突出以学生为中心,重点提升人才政治素质;将思政教育融入课堂教学,职业资格标准融入课程内容;双创教育、劳动教育融入贯穿课程教学过程中,实现全方位育人、实现培育和传承工匠精神。在立德树人、双创教育、职业能力、职业素养的并重培养
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根据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提出具体的人才规格要求,让职业素质要求可以有效地体现在人才培养方案之中,使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具有纲领性文件,起到统领作用;在所开设的课程,都要按照工匠精神的要求进行教学设计,改革课程教学设计,以项目为载体,在项目与任务中培养学生的良好职业素养;改革课程教学管理与评价,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在学生学业成绩的管理与评价上,增加职业素养的相关内容。通过细节管理,培养学生爱岗敬业、吃苦耐劳、精益求精、甘于奉献的工匠精神。
1.专业核心课程说明
(1)普通焊接模块—非铁合金结构焊接工艺及实施(2031711)
本课程主要内容包括: 本课程属于普通焊接模块,铝合金、铜合金以及镁合金等有色金属结构焊接应力与变形产生的原因及其基本规律,非铁合金典型焊接接头的工作应力分布特点等相关知识。通过学习与训练,使学生掌握非铁合金及其焊接工艺,异种金属及其焊接工艺。掌握金属在焊接过程中预防、减小和消除焊接应力与变形的工艺措施并能应用于焊接结构件的制作中;能根据生产条件编制焊接结构件的装焊工艺规程;并对焊接结构件进行装配焊接生产。熟悉相关的焊接标准,明确焊接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要点。
(2)普通焊接模块—铁合金结构焊接工艺与实施(2031713)
本课程主要内容包括:本课程属于普通焊接模块,以铁合金典型结构作为教学载体讲授碳钢、合金钢、铸铁以及不锈钢等典型铁合金结构焊接应力与变形产生的原因及其基本规律,焊接接头静载强度的计算方法,相关的焊接标准,明确焊接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要点,典型钢结构焊接工艺分析、工艺制订相关知识。通过学习与训练,使学生掌握预防、减小和消除焊接应力与变形的工艺措施并能应用于焊接结构件的制作中;掌握各种铁合金典型焊接接头的工作应力分布特点并能在焊接结构件制造中提出降低应力集中的措施;能根据现场生产条件独立编制焊接结构件的装焊工艺规程,并对焊接结构件进行装配焊接生产;掌握焊接结构件生产过程的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树立牢固的安全意识和良好的环境意识;培养学生良好的团队合作、吃苦耐劳精神及创新意识,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普通焊接模块—焊接质量管理与检验(2031712)
本课程主要内容包括: 本课程属于普通焊接模块,焊接生产管理的基本知识、焊接生产项目的确定、焊接项目的生产组织、焊接生产质量管理、焊接项目的竣工验收管理、焊接生产安全管理、焊接文明生产与环境保护。熟悉焊接产品常用无损检验方法的分类、特点、适用范围,焊接生产过程检验,常用无损检测方法的基本原理、操作技术和应用及破坏性检验和泄漏检测。通过学习与训练使学生能根据产品质量要求合理选择检测方法、手段和标准。了解破坏性试验的目的和常用方法。能够针对焊接生产过程制定管理方案。使学生进入企业能主动配合生产管理,经过一段时间实践后,能进入管理岗位打下初步的基础。
(4)自动化焊接模块—机器人焊接工艺与实施 I(铁合金)(02037719)
本课程主要内容包括:本课程属于自动化焊接模块,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焊接机器人操作技能和焊接机器人焊接技能,主要针对焊接机器人课程应知、应会的理论和技能学习,经过综合考评,满足焊接机器人基础编程操作人员上岗要求。能够具备从事焊接专业的机器人焊接技能人员和中高级专门人才所必需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5)自动化焊接模块—机器人焊接工艺与实施 II(非铁合金)(02037720)
本课程主要内容包括: 本课程属于自动化焊接模块,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针对非铁合金进行焊接机器人工艺编制与实施,能够根据金属本身所含有的化学成分,分析其焊接性,制定焊接工艺参数,并与焊接机器人焊接工艺相结合。并未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增强适应现代焊接技能岗位的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
2.专业方向课程说明
1)精密制造方向选修课程
(1)工业产品设计B(02037603)
本课程主要内容包括:工业产品造型设计的任务与原则,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的应用,产品造型的美学法则、色彩设计等基本理论,应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进行产品形态设计、造型设计、机械结构设计与创新等。
(2)逆向工程技术及快速成型(02037601)
本课程主要内容包括:逆向设计知识,包括数据采集方法、扫描设备应用,逆向软件建模、产品创新设计、快速成型等相关内容,使学生掌握破损机械零件的逆向修复、零件逆向建模、快速成型等相关技能。
(3)机械零件焊接结构创新设计(02037722)
本课程主要内容包括:运用焊接结构生产、机械设计等相关知识,结合精密测量等相关内容,针对企业生产的零件进行创新设计,运用新工艺、新方法、新材料、新思维,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拓展学生创新思维。
2)焊接安全方向选修课程
(1)先进焊接技术(02037716)
本课程主要内容包括:本课程主要介绍先进焊接方法,针对企业生产实际需求,课程内容当中适当增加企业较常用的焊接专机和搅拌摩擦焊技术。通过本课程教学过程的实施,使学生掌握激光焊、电子束焊、扩散焊、超声波焊、铝热剂焊、高频焊、螺柱焊、焊接专机和搅拌摩擦等先进焊接方法的特点和使用范围,让学生能够掌握先进焊接方法的基本操作技术。从而使学生具备高素质、高技能人才所必需的焊接工艺及方法应用的能力,为学生将来能适应现场施工奠定基础。
(2)熔化焊接与热切割作业安全管理(02037715)
本课程主要内容包括:本课程的设置主要针对焊接安全操作证考核,根据熔化焊接与热切割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大纲和考核标准制定相应理论学习内容,主要包括: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与安全管理、焊接与切割基础知识、焊接与切割安全用电、化学品的安全使用四个方面内容。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让学生掌握安全生产的相应理论知识,培养学生安全生产的职业素养。
(3)熔化焊接与热切割作业安全操作(02037714)
本课程主要内容包括:本课程的设置主要针对焊接安全操作证考核,根据熔化焊接与热切割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大纲和考核标准制定相应实操学习内容,主要包括:焊接与切割防火防爆、焊接与切割作业劳动卫生与防护、通用熔化焊与热切割工艺、特殊焊接与切割作业安全技术四个方面内容。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各种焊接与切割方法中对人体有害的因素有哪些,能够针对各种焊接与切割方法能够进行安全操作,并掌握其危害因素如何进行预防。培养学生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
五、教学组织与评价
1.教学组织
(1)教学组织模式
建议根据不同类型课程,选取不同的教学组织形式。
理论课程和以理论为主的理实一体化教学过程中,建议采用整班教学,或偶尔采取分组讨论的教学组织模式;
理实一体化教学过程中,建议对学生采用优、良、中相互搭配组成教学小组进行分组教学,偶尔采用整班进行讲解的组织模式;
在单开实践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身高、体型进行分组教学,有利于实操过程中实训设备调试。
(2)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法的优劣直接影响课程教学的实效与教学质量。要求任课教师积极探索先进的教学方式与方法,改“以教为主”为“以导为主”改“以教师为主” 为以“学生为中心”,采用启发式、互动交流式、引导式、小组讨论式、结对子等灵活教学方式,强调以方法能力、职业能力和社会能力为目标,启发学生主动思维和创造性思维,鼓励学生探讨适合个人学习风格的学习策略。
推荐教师使用以下方法:
(1)3W1H教学法:教师在讲解每个知识点时,详细讲解清楚:Why,为什么要讲解该知识点;What,该知识点是什么;Where,该知识点用在何处;How,该知识点如何用。当学生明白了这4点后,可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将知识点运用于实践中的兴趣,并通过实践中的运用,进一步加深对知识点的记忆、理解、运用,形成良性学习——实践——学习循环
(2)示范指导教学法:利用现场直观的模拟示范讲解或通过在线课程等相关课件,为学生进行操作演示、教具演示,使学生通过直观、具体、形象、生动的现场环境感受,首先在感性认知的基础上理解知识概念、操作的原理和要点,使学生初步掌握操作程序、操作要领和方法
(3)情景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将课程中所需要的讲述内容安排在一个模拟的、特定的情景场合之中,在教师的严密组织指导下,通过鼓励学生大胆的模拟演练,在愉悦宽松的场景训练中达到教学目标。在实景仿真的状态下,不但可以锻炼学生的临场应变、实际操作的工作技能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又活跃了教学气氛,提高了教学的感染力。
(4)现场教学法:在生产现场直接进行教学的教学方法,通过让学生在工作现场的实习,学、练、做的有机结合,缩短了理论课堂教学与实际工作环境间的生产应用距离,使教学更具有突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5)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是为了一定的教学目标,在教师的指导下,从典型案例的分析入手,引出教学内容和知识点,通过对典型案例有针对性的透彻分析、发散性的审理和讨论,引导学生向正确方向的思考,做出正确的判断,得出对典型案例的分析结论,并引伸到其它相关问题的处理上,使教学内容得到极大的丰富,从而达到向学生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目的。
3)教学手段选择
借助学校的网络教学的平台,在教学过程中,要大力推进信息化教学的在教学过程当中的使用。
 
(1)多媒体教学:合理设计及使用多媒体辅助课件,加大教学信息量,同时适当采用动画、声音、链接等效果,突出重点、疏通难点。使得教学内容直观、形象、生动,也可在一定程度上活跃课堂气氛。
(2)网络教学:搭建网络化的教学平台,建立了相应的焊接方法与设备、焊接实训课程网站,利用课程网站的丰富资源,提高教学效率,同时教师可以及时公布最新的焊接技术信息,提供资料的交流和资源的共享,方便师生互动及学生课外自学与复习。
(3)模拟教学:模拟设备教学主要是靠模拟设备作为教学的支撑,其特点是不怕学生因操作失误而产生不良的后果,一旦失误可重新来,而且还可以进行单项技能训练,学生在模拟训练中能通过自身反馈感悟正确的要领并及时改正。
(4)多媒体式教材
采用多媒体技术扩展传统文字教材内涵,例如多媒体课件、实用教学软件等,构建教学内容的动态化、形象化表示模式。
(5)教学管理自主化
用计算机技术及网络技术,可以实现单机或异地网络化考试与评分、教学问题诊断、教学任务分配等,通过建立储存教学档案可以为教学评价提供基础数据。
(6)教学环境虚拟化
 
依托于计算机技术构造的虚拟环境中,学生们为了学习知识、认知对象,需要寻找实践和认识对象,计算机模拟的虚拟现实就能满足这一条件。
 
六、实施保障
1.师资队伍
教学团队中至少要有5名校内专任教师教师,同时聘请兼职教师,由专兼职教师共同组成。课程实施过程中必须要有兼职教师承担教学任务。完成相应的教学任务及总结评价工作。
(1)专任教师
1)获得高校教师资格证(专任教师)。
2)熟悉相关焊接标准及掌握焊接工艺制定、焊接工艺实施等相关知识。
3)熟悉常用的焊接方法及设备。
4)熟悉相应国家标准和工艺规范。
(2)兼职教师
1)具备工程师以上职称,或技师以上职业资格。
2)在企业从事焊接工艺制定、焊接设备操作以及检验类相关工作或相应的管理工作。
3)获得焊接高级工及以上职业资格。
4)热爱教育事业,具有基本的教学能力。
2.实训条件
教学条件应按照完成核心课程学习情境教学,每个场地一次最多容纳40名学生,进行理论实践一体化、工学结合教学的要求进行配置。
校内实训条件要求
 
  
   | 名称 | 功能 | 基本配置 | 
  
   | 手工 焊实训室 | 训练焊条电弧焊接技能 | 配备手工电弧焊机交流20台,直流10台,切割机3台。 分授课区、实训区、展评区、材料区。 | 
  
   | 气保 焊实训室 | 训练CO2气体保护焊、Ar气体保护焊技能 | 配备CO2气体保护焊机20台,Ar气体保护焊机10台, 分授课区、实训区、展评区、材料区。 | 
  
   | 自动 焊实训室 | 训练埋弧自动焊技能 | 配备埋弧自动焊1台,焊接机器人4台,与其配套设施齐全、电焊机1台 | 
  
   | 生产车间 | 企业岗位紧密衔接对内实践对外生产 | 配备气保焊、砂轮机、钻床、卷板机1台、剪板机1台,火焰数控切割机2台等生产设备、检验尺、量具等工具。 | 
  
   | 金属材料 实验室 | 熟悉机器结构 识别铁碳合金 了解碳钢热处 理的基本操作。 | 金相显微镜2台,镶嵌机1台,洛氏硬度试验机2台 | 
  
   | 焊接质量 检测室 | 训练焊接质量检测 | 配备超声波探伤仪1部、磁粉探伤仪1部、拉伸设备2部、弯曲设备2部 | 
  
   | 电脑制图 实训室 | 根据需要完成图纸设计 | 计算机40套,  | 
 
3.教学资源
按照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的要求,按照国际职业能力标准规范, 以跨国企业人才能力需求为目标,聘请国际一流的技术专家以及职业教育课程专家,组建项目开发团队,依据相关能力标准,结合我国实际,校企共同研制科学规范的专业群教育教学标准。
根据预设教学目标、学科特点、学生认知规律及教学方式,围绕教学内容和资源之间关系、核心能力培养和资源之间关系,形成能够帮助学生易于理解知识点、帮助学生建立知识框架的教学资源库。
七、毕业标准
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和身体素质,符合学校规定的德育和体育标准,同时必须通过本培养方案规定的全部教学环节,毕业总学分达167.5学分。其中职业基础课42学分,专业课程112学分,拓展课程13.5学分以上。达到上述标准,方可毕业。
八、专业教学进程与学时、学分分配
1.职业基础课程设置及教学进程表(附表1)
附表1 焊接技术与自动化专业职业基础课程设置及教学进程表
 
  
   | 课程性质 | 课程模块 | 课程类型 | 课程代码 | 课程名称 | 学分 | 总学
 时
 | 学时分配 | 修读学期 | 备注 | 
  
   | 课内学时 | 课外学时 | 
  
   | 理论 | 实践 | 理论 | 实践 | 
  
   | 必修 | 军事训练与理论 | 理实一体课程 | 00030001 | 军事训练与军事理论 | 3 | 72 |   |   | 12 | 60 | 1 | * | 
  
   | 必修 | 思政与法律 | 理实一体课程 | 07030008 |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 3 | 48 | 40 |   |   | 8 | 1 |   | 
  
   | 理实一体课程 | 07030009 |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 4 | 64 | 56 |   |   | 8 | 2 |   | 
  
   | 理论课程 | 07030003 | 形势与政策Ⅰ | 0.2 | 6 | 6 |   |   |   | 1 | * | 
  
   | 理论课程 | 07030004 | 形势与政策Ⅱ | 0.2 | 6 | 6 |   |   |   | 2 | * | 
  
   | 理论课程 | 07030005 | 形势与政策Ⅲ | 0.2 | 6 | 6 |   |   |   | 3 | * | 
  
   | 理论课程 | 07030006 | 形势与政策Ⅳ | 0.2 | 6 | 6 |   |   |   | 4 | * | 
  
   | 理论课程 | 07030007 | 形势与政策Ⅴ | 0.2 | 8 | 
 |   | 8 |   | 5 | * | 
  
   | 必修 | 体育与健康 | 实践课程 | 00030201 | 体育与健康Ⅰ | 1.5 | 26 |   | 26 |   |   | 1 | * | 
  
   | 实践课程 | 00030202 | 体育与健康Ⅱ | 2.5 | 36 |   | 36 |   |   | 2 | * | 
  
   | 选修 | 实践课程 | 0003020300030204
 00030205
 00030206
 00030207
 00030208
 00030209
 00030210
 00030211
 | 足球篮球
 排球
 羽毛球
 乒乓球
 太极拳
 太极剑
 健美操
 瑜珈(限女生选)
 | 1.5 | 24 |   | 24 |   |   | 3 | * 学生自选(9选1) | 
  
   | 1.5 | 24 |   | 24 |   |   | 4 | *学生自选(9选1)
 | 
  
   | 必修 | 就业与创业 | 理论课程 | 00030402 | 职业指导与创业教育Ⅱ | 0.5 | 8 | 8 |   |   |   | 3 | * | 
  
   | 理论课程 | 00030403 | 职业指导与创业教育Ⅲ | 0.5 | 8 | 8 |   |   |   | 4 | * | 
  
   | 必修 | 外语 | 理论课程 | 00030101 | 大学英语Ⅰ | 3 | 48 | 48 |   |   |   | 1 |   | 
  
   | 理论课程 | 00030102 | 大学英语Ⅱ | 3 | 48 | 48 |   |   |   | 2 |   | 
  
   | 必修 | 数理与逻辑 | 理论课程 | 00030704 | 职业基础数学 | 2 | 32 | 32 |   |   |   | 1 | * | 
  
   | 选修 | 理论课程 | 0003070500030706
 | 经济数学理工数学
 | 1 | 16 | 16 |   |   |   | 2 | * 各专业自选(2选1) | 
  
   | 选修 | 传统文化与语言 | 理论课程 | 0003060200030601
 00030603
 | 大学语文中华传统文化
 人际沟通艺术
 | 2 | 32 | 32 |   |   |   | 3 | * 学生自选(3选1) | 
  
   | 必修 | 形象与礼仪 | 理论课程 | 00030501 | 职业形象礼议训练 | 2 | 32 | 32 |   |   |   | 4 | * | 
  
   | 必修 | 心理健康 | 理论课程 | 99030105 | 心理健康Ⅰ | 0.5 | 6 | 6 |   |   |   | 1 | * | 
  
   | 理论课程 | 99030106 | 心理健康Ⅱ | 0.5 | 6 | 6 |   |   |   | 2 | * | 
  
   | 必修 | 信息与网络 | 理实一体课程 | 00030301 | 计算机文化基础 | 3 | 48 | 16 | 32 |   |   |   | * | 
  
   | 选修 | 综合模块 | 理论课程 | 9903022199030222
 99030223
 99030224
 | 中国文明史中国文化复兴古典同济天下
 中国当代文学史
 中国近现代史刚要
 |   |   |   |   |   |   |   |   *1-4学期内,在表中11个模块中共计选择3-4门,且每个模块最多选1门、每学期最多选1门,此模块实施动态管理,具体开课情况以当学期开课计划为准。
 | 
  
   | 99030225
 99030226
 
 99030227
 99030228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红色经典影片与近现代中国发展
 马克思主义的时代解读
 中国道路
 |   |   |   |   |   |   |   | 
  
   | 9903020199030202
 99030203
 99030204
 | 大学生健康指导职业人的营养健康管理
 营养免疫与健康管理
 职业健康与安全
 |   |   |   |   |   |   |   | 
  
   | 99030205 | 社会与心理 |   |   |   |   |   |   |   | 
  
   | 9903020699030207
 99030208
 |   | 
 | 
 | 
 | 
 | 
 | 
 | 
 | 
  
   | 跨文化交际日语与日本文化
 韩语与韩国文化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99030209 | 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与训练 |   |   |   |   |   |   |   | 
 | 
 | 
 | 
 | 
  
   | 99030210 | 生活与法律 |   |   |   |   |   |   |   | 
 | 
 | 
 | 
 | 
  
   | 9903021199030212
 99030213
 99030214
 99030215
 | 人力资源管理实务管理学基础
 门店管理基础
 现代工厂精益管理
 新媒体营销与推广
 |   |   |   |   |   |   |   | 
 | 
 | 
 | 
 | 
  
   | 9903021699030217
 | 商业文化素养财政金融基础知识
 |   |   |   |   |   |   |   | 
 | 
 | 
 | 
 | 
  
   | 9903021899030219
 | 音乐基础知识与音乐鉴赏中西方艺术史
 |   |   |   |   |   |   |   | 
 | 
 | 
 | 
 | 
  
   | 99030220 | 网络应用及信息检索 |   |   |   |   |   |   |   | 
 | 
 | 
 | 
 | 
  
   | 合 计 | 36 | 610 | 372 | 142 | 20 | 76 |   |   | 
 
 
2.专业课程设置及教学进程表(附表2)
焊接技术与自动化专业专业课程设置及教学进程表
 
  
   | 课程性质 | 课程类型 | 课程代码 | 课程名称 | 学分 | 总学
 时
 | 学时分配 | 修读学期 | 备注 | 
  
   | 课内学时 | 课外学时 | 
  
   | 理论 | 实践 | 理论 | 实践 | 
  
   | 必修 | 实践课程 | 99030108 | 入学教育 | 0.5 | 12 |   |   |   | 12 | 1 |   | 
  
   | 理论课程 | 99030107 | 职业指导与创业教育I | 1 | 24 |   |   | 24 |   | 1 |   | 
  
   | 理实一体课程 | 2031001 | 识图与制图A | 5 | 80 | 56  | 24  |   |   | 1 |   | 
  
   | 理实一体课程 | 2031417 | 电气控制系统基础 | 5 | 80 | 40  | 40  |   |   | 1 |   | 
  
   | 理实一体课程 | 2031404 | 三维数字化设计 | 2.5 | 40 | 20  | 20  |   |   | 1 |   | 
  
   | 理实一体课程 | 2031005 | 金工实习 | 5 | 80 |   | 80 |   |   | 2 |   | 
  
   | 理实一体课程 | 2031011 | 工业机器人现场编程 | 2.5 | 40 | 20  | 20  |   |   | 2 |   | 
  
   | 理实一体课程 | 2031004 | 机械设计基础 | 3.5 | 56 | 44 | 12 |   |   | 2 |   | 
  
   | 理实一体课程 | 2031012 | 公差配合与检测 | 2.5 | 40 | 16 | 24 |   |   | 2 |   | 
  
   | 实践课程 | 2031705 | 焊接技能模块—初级焊接操作技能实训(焊条电弧焊) | 3 | 48 |   | 48 |   |   | 2 |   | 
  
   | 理实一体课程 | 2031701 | 焊接基础模块—焊接方法与设备 | 2.5 | 40 | 32 | 8 |   |   | 2 |   | 
  
   | 理实一体课程 | 2031703 | 焊接基础模块—熔焊原理 | 2.5 | 40 | 32  | 8  |   |   | 3 |   | 
  
   | 理实一体课程 | 2031702 | 焊接基础模块—焊接结构生产 | 3 | 48 | 24  | 24  |   |   | 3 |   | 
  
   | 理实一体课程 | 2031711 | 普通焊接模块—非铁合金结构焊接工艺及实施 | 3.5 | 56 | 32  | 24  |   |   | 3 |   | 
  
   | 理实一体课程 | 2031713 | 普通焊接模块—铁合金结构焊接工艺与实施 | 5.5 | 88 | 38  | 50  |   |   | 3 |   | 
  
   | 理实一体课程 | 2031718 | 自动化焊接模块—焊接数字化下料 | 2.5 | 40 | 8  | 32  |   |   | 3 |   | 
  
   | 实践课程 | 2031707 | 焊接技能模块—中级焊接操作技能实训 | 4 | 64 |   | 64  |   |   | 3 |   | 
  
   | 实践课程 | 2031704 | 焊接技能模块—TIG焊操作技能实训 | 2.5 | 40 |   | 40  |   |   | 3 |   | 
  
   | 理实一体课程 | 2031710 | 普通焊接模块—常见焊接缺陷及返修技术 | 2.5 | 40 | 12  | 28  |   |   | 4 |   | 
  
   | 理实一体课程 | 2031712 | 普通焊接模块—焊接质量管理与检验 | 3 | 48 | 24  | 24  |   |   | 4 |   | 
  
   | 理实一体课程 | 02037719 | 自动化焊接模块—机器人焊接工艺与实施 I(铁合金) | 4 | 64 | 24  | 40  |   |   | 4 |   | 
  
   | 理实一体课程 | 02037720 | 自动化焊接模块—机器人焊接工艺与实施 II(非铁合金) | 3 | 48 | 16  | 32  |   |   | 4 |   | 
  
   | 理实一体课程 | 02037717 | 自动化焊接模块—点焊焊接工艺与实施 | 2 | 32 | 8  | 24  |   |   | 4 |   | 
  
   | 理实一体课程 | 02037721 | 自动化焊接模块—埋弧焊焊接工艺与实施 | 2.5 | 40 | 8  | 32  |   |   | 4 |   | 
  
   | 实践课程 | 02037706 | 焊接技能模块—高级焊接操作技能实训(co2焊) | 4 | 64 |   | 64  |   |   | 4 |   | 
  
   | 实践课程 | 02037709 | 焊接生产技术(企业开发课程) | 3 | 72 |   |   |   | 72 | 5 |   | 
  
   | 实践课程 | 02037708 | 焊接零件生产工艺实施(企业开发课程) | 3 | 72 |   |   |   | 72 | 5 |   | 
  
   | 实践课程 |  99030101 | 顶岗实习Ⅰ | 6 | 144 |   |   |   | 144 | 5 |   | 
  
   | 理论课程 | 99030109 | 毕业教育 | 0.5 | 12 |   |   | 12 |   | 4 |   | 
  
   | 实践课程 | 99030104 | 毕业设计(论文) | 2 | 48 |   |   |   | 48 | 6 |   | 
  
   | 实践课程 | 99030102 | 项岗实习Ⅱ | 12 | 288 |   |   |   | 288 | 6 |   | 
  
   |   | 小计 | 104 | 1888 | 454 | 762 | 36 | 636 |   |   | 
  
   | 精密制造方向选修课程 | 理实一体课程 | 02037603 | 工业产品设计B | 2.5 | 40 | 16  | 24  |   |   | 3 |   | 
  
   | 理实一体课程 | 02037601 | 逆向工程技术及快速成型 | 2.5 | 40 | 20  | 20  |   |   | 4 |   | 
  
   | 理实一体课程 |  02037722 | 机械零件焊接结构创新设计 | 3 | 48 | 20  | 28  |   |   | 4 |   | 
  
   | 小计 | 8 | 128 | 56 | 72 | 0 | 0 |   |   | 
  
   | 焊接安全方向选修课程 | 理实一体课程 | 02037716 | 先进焊接技术 | 2.5 | 40 | 16  | 24  |   |   | 3 |   | 
  
   | 理实一体课程 | 02037715 | 熔化焊接与热切割作业安全管理 | 2.5 | 40 | 16  | 24  |   |   | 4 |   | 
  
   | 理实一体课程 | 02037714 | 熔化焊接与热切割作业安全操作 | 3 | 48 | 16  | 32  |   |   | 4 |   | 
  
   | 小计 | 8 | 128 | 48 | 80 | 0 | 0 |   | * | 
  
   |   | 112 | 2016 | 510 | 834 | 36 | 636 |   | ★ | 
  
   | 
 | 
 | 
 | 
 | 
 | 
 | 
 | 
 | 
 | 
 | 
 | 
 | 
 | 
 | 
 
3.拓展课程设置及教学进程表(附表3)
 
  
   | 课程性质
 | 课程类型 | 课程名称 | 学分 | 总学时 | 课外学时 | 备注 | 
  
   | 理论 | 实践 | 
  
   | 通识教育
 选修
 课程
 | 理论课程 | 学习筑梦 | 1 | 12 | 12 |   | 学校统一安排 | 
  
   | 理论课程 | 职业素质养成训练 | 1.5 | 24 | 24 |   | 学校统一安排 | 
  
   | 理论课程 | 通识教育选修课程1—N | 3 | 48  | 48 |   | 开设在第1-4学期选修2门以上,至少3学分 | 
  
   | 小计 | 5.5 | 84 | 84 |   |   | 
  
   |   | 实践项目 | 劳动实践 | 2 | 48 |   | 48 |   | 
  
   | 第二课堂
 | 1+X证书(技能等级证书中级1分/项,高级2分/项) | 1 |   |   |   | 开设在1-6学期,根据进程灵活安排。由学校、分院进行组织及学分认定,至少8学分 | 
  
   | 技能竞赛(按照级别可兑换学分不同,国一4分/项,国二3分/项,国三2分/项,省一2分/项,省二1分/项,省三0.5分/项,院市级0.5分/项) | 1 |   |   |   | 
  
   | 第二课堂(完成每项第二课堂均可兑换1分) | 1 |   |   |   | 
  
   | 文体活动(组织承办或参与校内外文体活动,按照贡献程度最少兑换1学分) | 1 |   |   |   | 
  
   | 实践活动(组织承办或参与校内外企业实践活动,按照贡献程度最少兑换1学分) | 1 |   |   |   | 
  
   | 志愿者活动(组织承办或参与校内外志愿者活动,按照贡献程度最少兑换1学分) | 1 |   |   |   | 
  
   | 参加公益活动(组织承办或参与校内外公益活动,按照贡献程度最少兑换1学分) | 1 |   |   |   | 
  
   | 创新创业活动(组织承办或参与校内外创新创业活动,按照贡献程度最少兑换1学分) | 1 |   |   |   | 
  
   | 小计 | 8 |   |   |   |   | 
  
   |   | 13.5 | 84 | 84 | 0 |   | 
 
   
4.学期学分、学时明细表(附表4)
 
 
  
   | 焊接技术与自动化 | 专业 人才培养方案各学期学分、学时明细表 | 
  
   | 学年 | 学期 | 学  分 | 学  时 | 学期课内学时 | 平均周学时 | 
  
   | 职业基础课程 | 专业课程 | 拓展课程 | 职业基础课程 | 专业课程 | 拓展课程 | 
  
   | 课内 | 课外 | 课内 | 课外 | 通识教育 | 第二课堂 | 
  
   | 理论 | 实践 | 理论 | 实践 | 理论 | 实践 | 理论 | 实践 | 
  
   | 一 | 1  | 13.2 | 14 | 1 | 132 | 26 | 12 | 68 | 116 | 84 | 24 | 12 | 12 | —— | 358 | 23.87 | 
  
   | 2  | 11.2 | 19 | 1.5 | 132 | 36 | 0 | 8 | 112 | 192 | 0 | 0 | 24 | —— | 472 | 26.22 | 
  
   | 二 | 3  | 4.2 | 26 | 3 | 46 | 24 | 0 | 0 | 150 | 266 | 0 | 0 | 48  | —— | 486 | 27.00 | 
  
   | 4  | 4.2 | 27 | 8 | 46 | 24 | 0 | 0 | 132 | 292 | 12 | 0 | —— | —— | 494 | 27.44 | 
  
   | 三 | 5  | 0.2 | 12 | —— | 0 | 0 | 8 | 0 | 0 | 0 | 0 | 288 | —— | —— | 0 | —— | 
  
   | 6  | 0 | 14 | —— | 0 | 0 | 0 | 0 | 0 | 0 | 0 | 336 | —— | —— | 0 | —— | 
  
   | 小计 | 33.00 | 112.00 | 13.50 | 356 | 110 | 20 | 76 | 510 | 834 | 36 | 636 | 84 | —— | 1810 | —— | 
  
   | 158.50 | 466 | 96 | 1344 | 672 | 84 | —— | —— | 
  
   | 合计 | 158.50 | 562 | 2016 | 84 | —— | —— | 
  
   |   | 
  
   | 总计 | 理论与实践之比 | 37:63 | 课内总学时 | 1810  | 课外总学时 | 852  | 总学时 | 2662  | 总学分 | 158.50  | 
  
   | 注: 1.总计课内总学时=职业基础课程课内学时+专业课程课内学时。2.总计课外总学时=职业基础课程课外学时+专业课程课外学时+拓展课程学时。
 3.职业基础课综合模块的96学时,按照24课时/学期平均分配至1-4学期。
 | 
 
   
 
八、专业教学工作委员会    
 
  
   | 序号 | 姓名 | 专业教学工作委员会职务 | 工作单位 | 单位职务 | 职称 | 
  
   | 1 | 李万君 | 主任 | 长春客车集团有限公司 | 客座教授 | 高级工程师 | 
  
   | 2 | 玄兆丰 | 副主任 | 长春职业技术学院 | 专业带头人 | 副教授 | 
  
   | 3 | 高国星 | 委员 | 长春客车集团有限公司 | 客座教授 | 高级工程师 | 
  
   | 4 | 陈城洋 | 委员 | 长春职业技术学院 | 教师 | 讲师 | 
  
   | 5 | 孙辉 | 委员 | 长春职业技术学院 | 教师 | 讲师 | 
  
   | 6 | 杨程超 | 委员 | 长春职业技术学院 | 教师 | 工程师 | 
  
   | 7 | 崔齢元 | 委员 | 长春职业技术学院 | 教师 | 讲师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